
- 首页
- 机构概况
国资委纪检监察组 0971-6106752
- 国资监管
- 省属企业
- 政务公开
- 《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 [09-26]
- 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 [07-26]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 [06-07]
- 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06-04]
- 关于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清理工作的公告 [05-20]
- 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核发现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工作规定 [06-28]
- 中央企业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08-03]
- 青海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本级) 2025年部门预算 [02-10]
- 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政府国资委) 2024 年部门预算 [01-05]
- 关于印发《青海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的通知 [12-09]
- 《青海省政府国资委关于加强对市州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和监督的意见(试行)》 [08-02]
- 《青海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改制重组工作程序指引》 [08-02]
- 《青海省政府国资委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 [05-15]
- 《青海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管理办法》 [04-23]
- 《青海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对外捐赠管理办法》 [04-23]
- 《青海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 [02-23]
-
办事服务
- 《关于推荐青海省属出资企业外部董事人才库人选对象的通知》的附件 [09-26]
- 2022年度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申报表 [12-02]
- 青海省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手册(2020版) [08-14]
- 青海省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手册(2021版) [09-16]
- 国资委关于规范所出资企业公务用车配备审批管理的通知 [06-07]
- 青海国资委办事流程 [04-11]
- 青海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事指南 [01-18]
- 企业负责人薪酬审批工作办事指南 [11-28]
-
互动交流
- 政务咨询 [06-07]
-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首次开通上线的时间 [02-28]
- 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否执行五个不直接分管规定 [07-14]
- 青海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情况 [07-14]
用行动践行初心 用责任书写使命——集团公司矿山救援大队持续开展救援排危
12月20日,青海能源集团矿山救援大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青海队)持续在灾区展开救援,带着集团公司党委的嘱托和灾区群众的期盼,争分夺秒,在寒冷的冬季能够让没有住进“新家”的群众尽快得到妥善安置。
12月20日18时40分,当指战员正在吃晚饭时,再次接到韩陕家村党支部书记打来的电话,需要青海能源集团矿山救援大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青海队)指战员协助村委卸载转运救援物资。接完电话后,大家立即丢下手中的饭碗,再次投入到救援工作中,用最短的时间将1200箱方便面、300余袋面粉卸载并转运给村民,很多村民都纷纷拿来吃的、喝的,但却没有一名队员去拿,因为明白此时正是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哪怕我们饿肚子,也绝对不能耽误救助村民。
12月21日,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救援开展第三天。上午8时,青海能源集团矿山救援大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青海队)召集全体指战员召开救灾部署会议,从抢险救援、队容风纪、后勤保障等方面再次进行了强调和安排,确保安全、文明、高效完成此次抢险救援工作。同时,组织9名党员在营区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强调在救援工作中,党员要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临时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参与急、难、险、重救援任务,为全体指战员树立良好榜样。
随后,青海能源集团矿山救援大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青海队)指战员继续深入韩陕家村东、南部地区持续执行危险建筑物险情排查防止次生事故、搭建应急帐篷安置受灾群众、转移灾区群众财产物资等工作。在大河家镇韩陕家村执行任务中,大家发现在露天空旷场地避难的一户村民共老人小孩4人后,指战员立即协调当地村委运送帐篷,并以最快速度为他家搭建起了临时避风的“小家”。后续,指战员将持续关注该户避灾情况,及时协调运送救灾物资,给老人及孩子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带去温暖。
每到一户人家,村民们都说着同样的话:“救援队的孩子们,谢谢你们,为了让我们不受冻,在大冷天来帮助我们搭建帐篷,你们也要注意身体啊!”看着如同亲人般的面孔,指战员更加卖力,分秒必争为村民搭建帐篷、帮助搬运生活物资、排除危险隐患等。尽管天气寒冷,但大家却满头大汗,用行动践行能源人敢战、能战的本领,用责任书写保护人民群众的光荣使命。
截至21日发稿时,青海能源集团矿山救援大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青海队)2组人员在韩陕家村完成搭建救灾帐篷101顶,卸载转运方便面、帐篷等救援物资1310箱、面粉300余袋,帮助村民转移家中财产物资280件,排查及清除危险倒塌建筑物隐患69户,加固村民危险建筑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