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科锂业固本培元 争当盐湖产业国企改革尖兵
一、基本情况
青海盐湖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科锂业)是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集锂 系列产品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盐湖资源开发利用企业, 已形成4万吨/年碳酸锂产能,是盐湖提锂行业的领军企业,为 我国锂电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入选国家级第四 批“绿色制造名单”、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 业”和国企改革“双百企业”,是青海省第五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与员工的适配性,市场化经营释放发展活 力。一是优化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搭建与公司战略、经营目标相统一的员工发展通道。将组织机构优化为7个职能部室、3个专 业中心、6个生产车间,并通过岗位价值评估,将原有105个岗 位优化至82个,分序列搭建了管理、职能、技术、技能、辅助 5类发展通道,构建各序列不同的职级任职资格标准,明确晋升 路径,满足员工对于职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二 是突出价值创 造、重塑薪酬分配体系。按照人才发展规划,参考行业薪酬市 场水平,重新制定薪酬制度,加大薪酬分配向研发、技能、一 线人才和苦脏险累岗位倾斜力度,将绩效工资固浮比由原来5:5 优化至4:6,明确不同序列岗位的薪酬分配原则,并严格落实一 岗一薪、易岗易薪制度。明确考核等级划分及结果应用。建立 积分制模型作为薪酬调整依据,提取5%工资总额设立部门二次 分配奖金池及项目专项奖励,强化绩效管理与薪酬联动应用。 三是建立“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衔接”的 工作机制。以公司发展战略为核心,通过战略解码,提取年度 产量、质量管理、成本控制、技术研发、企业改革等5项关键 业绩指标,分层分类分解至二级组织,形成考核指标、签订年 度目标责任书。部门指标二次分解制定岗位绩效指标库,签订 岗位目标责任书70余份,将绩效结果与薪酬兑现、岗位调整、 职级晋升等环节联动,形成闭环管理,强化薪酬的激励性和公 平性。四 是 于2021年起试行超额利润分享机制,实现公司与员 工共赢。综合战略规划、考核业绩、历史经营及盐湖提锂行业 等情况,科学设置一系列考核指标。蓝科锂业多措并举、多点突破,当年实现超额利润8.36亿元、并连续2年保持一定盈利 水平,聚焦对公司业绩和可持续发展有直接重要影响的30%关 键核心岗位和骨干人才,突出价值导向、兑现超额奖励,有效 激活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科技研发+信息技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一是因企制宜,持续强化原创性技术攻关。依托察尔汗盐湖资 源禀赋,针对卤水高氯环境特性和自主研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的“超高镁锂比盐湖卤水吸附——膜分离耦合提锂技术”,谋 划实施了提质稳产和装备升级、沉锂母液高效分离工业化试验、 连续移动吸附装备在察尔汗盐湖中的应用与研究、首创氯化镁 溶解搅拌船作为盐湖提锂盐田清盐装备等一系列重点科技研发 项目,迭代生产工艺、优化技术参数指标、升级核心关键设备、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充分发挥察尔汗盐湖地区的比较优势, 推动新能源替代推动产业升级。运用国产自有技术体系和全部 国产化设备,分两期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聚光太阳能清洁能源 工业供热项目,使用MVR 设备替代四效蒸发装置,日供热量突 破2700 GJ, 预计每年可提供1500万吨热水供应量、节约天然 气近4000万立方米、减少约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大规模 利用清洁能源助推新材料产业全产业链低碳生产方面进行了先 行先试。三是不断健全科技研发管理体系,全过程规范科研项目。编制修订了《新产品开发管理办法》《产品质量控制方案》 《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专利工作管理办法》《技术规范管理办法》《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对 科技成果质量、项目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四 是聚焦利用互联 网新技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数字化升级。 在母公司“智能盐湖”工业互联网平台、“盐湖云”生态系统 等信息化平台框架内,建设办公区域展示页面、控制室大屏展 示页面、生产看板及分析平台、大数据平台、IOT 平台,完成 DCS新增点位数据采集,XHQ 平台安装调试,形成手机APP 企业公众号集成,初步搭建了盐湖提锂数字化工厂,通过生产 系统现场数据采集,健全线上数据库并纳入基础算法应用,持 续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
(三)用好用足“双百企业”政策工具,激活内生动力。 一是按照青海省国资国企改革总体部署,精准识变、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对标行业标杆和头部企业,以产业、技术、管理三方面为着力点,进行全面诊断剖析,选取了法人治理优化和人 力资源体系重构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推动了诸如提升公司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盐湖提锂上下游建立良好的互访互促工作 机制,提升碳酸锂产品品质和产量系列举措,强化细分领域市 场渗透率和行业话语权,严控费用支出合理使用资金,优化人 力配置提高组织效能等“双百企业”改革深化提升举措的落地, 持续强化盐湖提锂技术的成本优势、产业优势进行有益探索。 二是开展灵活高效工资总额管理机制设计。采取“备案制+结构 化管理+部分单列管理”的管理模式,将工资总额结构优化为经营业绩工资包、高质量发展工资包和超额业绩奖励工资包,分 别挂钩基础任务、管理效益效率和超额产出指标,既导向业绩 目标、任务达成,也关注内部管理效率提升,同时兼顾超额利 润目标的收益奖励。三是提升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质量。 引入岗位价值系数模型开展经理层薪酬设计,从薪酬标准上体 现出岗位价值差异;围绕公司战略目标,构建共性加个性指标 相结合的年度及任期考核体系,并结合经理层岗位职责,按照短期及长期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经理层年度及任期考核指标及目 标值,并组织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考核结果应用,明确经理 层成员退出通道,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四是开展管理人员竞聘 上岗和员工双向选择。完善初级管理岗位(部门正副职)任职 与资格条件,编制形成岗位竞聘管理办法,针对初级管理岗位 特点开发笔试题本,组织开展岗位竞聘工作。完善员工双选机 制,员工双选报名58人,参加面试56人,最终聘任46人,2 名员工通过竞聘上岗晋升为初级管理人员。
三、改革创新成效
蓝科锂业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2023年度改革创 新考核“优秀”等级,为盐湖产业国有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深 化改革创新探索了一批可参照、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强 企业、富员工”的生动实践,改革尖兵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一 是核心竟争力和应对行业剧烈波动的能力显著增强。在2024年 碳酸锂产品价格同比降幅近七成、行业一流企业均出现亏损的背景下,蓝科锂业营业收入优于预期并保持较高盈利水平,原 辅材料消耗量均优于标杆值、综合能耗低于基准值、完全成本 同比降幅超两成。二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实现了现有盐湖提 锂吸附法、膜法、萃取法主流工艺的集成创新,沉锂母液段回 收率由75%提高至95%以上,锂资源整体回收率提高约5个百 分点,在不增加资源消耗量的基础上,2023年碳酸锂增产约6000 吨。2023年获得科技成果1项;提交专利申请文本14件;获授 权专利共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申报 省级 QC 成果多项,其中获二等成果1项,三等成果1项。申 报省级质量信得过班组二等奖1项,完成1项企业标准申报并 发布。三是市场化运营机制日臻完善。 向技术研发人员、管理 人员及一线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倾斜的差异化薪酬得以顺利实 施,同一序列年收入最大差额达4万元。超额利润分享已完成 两期、132人、1005.84万元激励兑现,中长期激励试点的探索 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三项制度的深层次破冰打破了论资排辈的 旧观念,实现了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竞争机制,为稳 健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