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机构概况
国资委纪检监察组 0971-6106752
- 国资监管
- 省属企业
- 政务公开
- 《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 [09-26]
- 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 [07-26]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 [06-07]
- 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06-04]
- 关于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清理工作的公告 [05-20]
- 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核发现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工作规定 [06-28]
- 中央企业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08-03]
- 青海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本级) 2025年部门预算 [02-10]
- 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政府国资委) 2024 年部门预算 [01-05]
- 关于印发《青海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的通知 [12-09]
- 《青海省政府国资委关于加强对市州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和监督的意见(试行)》 [08-02]
- 《青海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改制重组工作程序指引》 [08-02]
- 《青海省政府国资委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 [05-15]
- 《青海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管理办法》 [04-23]
- 《青海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对外捐赠管理办法》 [04-23]
- 《青海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 [02-23]
-
办事服务
- 《关于推荐青海省属出资企业外部董事人才库人选对象的通知》的附件 [09-26]
- 2022年度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申报表 [12-02]
- 青海省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手册(2020版) [08-14]
- 青海省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手册(2021版) [09-16]
- 国资委关于规范所出资企业公务用车配备审批管理的通知 [06-07]
- 青海国资委办事流程 [04-11]
- 青海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事指南 [01-18]
- 企业负责人薪酬审批工作办事指南 [11-28]
-
互动交流
- 政务咨询 [06-07]
-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首次开通上线的时间 [02-28]
- 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否执行五个不直接分管规定 [07-14]
- 青海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情况 [07-14]
李强出席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开幕式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座谈会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8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京出席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开幕式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座谈会,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更大力度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以绿色发展方式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李强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来,理论内涵和实践应用不断深化拓展,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这一重要理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生产力理论,传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高度契合了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要求,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科学指引。这一重要理念,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我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经济增长含“绿”量持续攀升。这一重要理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思路、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
8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出席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开幕式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座谈会。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李强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以更大力度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切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要以绿色发展方式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扎实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要以健全的制度为守护绿水青山提供可靠保障,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和内生激励作用。要以坚定务实举措积极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携手各方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李强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要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阐释,进一步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要动员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浙江省负责同志,以及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
吴政隆主持会议。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各省区市负责同志,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和基层一线代表参加会议。